《清澈的湖水》多元解读
寸草心 发表
《清澈的湖水》一课写得真美,我以小洁欣赏到的美景和看到的不和谐事情为主线,通过指点图画朗读背诵和想象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美”与“不美”,然后联系小洁对面包纸处理态度的微妙变化体会小女孩保护环境的心理。在理解课文最后一句:“她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奔去。”她到底在寻找什么呢?一学生出乎我的意料说:“我想象有两种可能----一是寻找垃圾桶,把手中的面包纸丢进去;二是寻找香蕉皮,把它捡起来。”以往我都局限于常规的第一种想法,听到这个男孩的发言,我突然想让孩子们来个多元解读。于是我肯定了他的第一种想法,提醒孩子们对第二种想法进行修改,毕竟,香蕉皮是丢在湖水里的。接着,孩子们顺着思路就有了新的合理的想法:“看到了扔香蕉皮的小男孩,跑过去劝说。”“看到了捞香蕉皮的网,再用它去捞。”“看到了岸上也有一个垃圾,跑过去捡起来连同面包纸一起扔进垃圾桶。”
也许后几种想法会比较牵强,但都是保护环境意识下的合理想象,也没有跟文本语言和思想有背离,我想也未尝不可。